• 索 引 号:QZ04101-0300-2022-00209
    • 备注/文号:泉港政办〔2022〕29号
    • 发布机构: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9-27
    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港区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时间:2022-09-29 17:26

     

    泉港政办〔2022〕29号

     

    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港区城镇污水

    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行动方案

    (2022-2025年)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山腰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省市直驻泉港有关单位

    《泉港区城镇污水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经区政府第11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泉港区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

    内沟河水质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部署要求以及《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认真解决排水规划不完善、多头建设管理、缺乏日常运维养护等问题,加快改善我区污水收集处理效益,实现内沟河河畅、水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保障人居环境质量为宗旨,以排水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抓住我区污水收集处理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加快补齐排水设施短板,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同步推进内沟河清淤疏堵保洁、拓宽排涝通道、增强生态补水。

    二、目标要求

    2025年底,基本消除内沟河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消除黑臭水体,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高于100毫克/升;内沟河全线各断面水质优于V类(含V类)比例力争达到90%;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取得明显成效,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9%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其中

    ——到2022年底,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高于90毫克/升。

    ——到2023年底,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63%以上,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高于93毫克/升。

    ——到2024年底,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66%以上,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高于96毫克/升。

    ——到2025年底,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高于100毫克/升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9%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规划体系

    1.加快规划修编。对我区现有雨水、污水专项规划进行评估论证和修编完善,并与全区开发建设、道路、绿地、水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结合当前实际,合理确定内涝防治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提高雨水滞渗、调蓄和排放能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农水局)

    2.组织深度排查。严格落实市级制定统一的排水设施排查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现行管养体制,对当前排水管网进行系统化深度排查,于2022年基本完成排水管网排查工作。通过专业系统深度排查,找出管网内部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实施污水管网低浓度、低效能的问题诊断,强化重大问题区段和病害点位的系统识别,加强生活污水渗漏、非生活污水入渗入流、高水位低流速、管道破损病害等问题的识别与影响评估,精准排查污水收集管网清水入渗入流,明确入渗入流类型、水量、水质特征、潜在影响及治理或清退途径;对于暂时无法治理或清退的要梳理出清单,并分析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效能的影响(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3.完善信息系统。结合系统深度排查工作,查清排水管网、排水口、检查井、提升泵站及处理设施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形成系统全面的现状市政排水管网图并建立相应的排水管网数据库,建设完善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信息化、账册化管理。及时根据管网建设改造情况实施系统的动态更新,确保信息管理系统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于2023年底形成数据库。2024年主次干管全面实现数据化管理,如有条件应对接户管同步实行数据化管理,实现排水管网“一张图”“一厂一网”。(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加快设施建设

    4.加快排水管网建设。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原则,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根据排水专项规划,同步策划生成一批新改建项目,并建立项目库滚动管理,做到策划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按照轻重缓急分批组织实施。2022-2025年新建、改造排水管网年均不少于10公里。优先开展管网排查发现的管道病害及混错接修复,以及建设空白区排水管网,打通“断头管”、修复“问题管”,对“十四五”未列入片区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实施入户纳管。(牵头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农水局、泉港生态环境局)

    5.深化雨污分流改造。推进老旧管网改造、老旧小区配套管网巷雨污分流,更新修复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打通分流片区与下游排水管道准确接驳“最后一米”。紧盯内沟河排放口涉污整治,对近期内未列入片区改造雨污分流的河道,全面加强截污治理,防止污水入河。[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农水局、各镇(街道)]

    6.完善行洪排涝设施。实行内涝治理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一体谋划推进,构建完整的滞洪区、排涝渠道和泵站等防洪排涝体系。进一步推进郭厝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加强内涝风险排查,实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类整治积水易涝点,逐步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牵头单位:区农水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各镇(街道)]

    7.推进污水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峰尾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202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扩建项目并投入运行。对现有管网未覆盖、相对独立、不具备纳管条件的区域,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就地处理达标排放,并统筹做好尾水再生利用工作。2022-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以上。(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农水局、泉港生态环境局)

    )推动规范管理

    8.严格管控管网建设质量。强化排水管网建设全过程监管,加强勘察、设计、图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环节管理,重点抓好管道基础、管道接口、沟槽回填等重点环节管控,验收环节严格执行闭水试验,要求对新建道路配套排水管道必须开展CCTV、QV等检测。严禁使用砖砌检查井,推广混凝土现浇或成品检查井。严格排水管道养护、检测与修复质量管理,严厉打击不按规范施工、偷工减料行为,同时严禁使用平口混凝土管,推广球墨铸铁管、承插橡胶圈接口钢筋混凝土管等管材,建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9.落实项目竣工验收移交。排水设施建设工程(含住宅小区)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区城管局备案。新建住宅小区在未依法取得排水许可证前原则上不予验收,严禁私自交付。建设单位在组织内沟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通知区城管局及其内沟河管理责任单位参加,项目竣工资料应当在竣工验收合格后6个月内报区城管局及其内沟河管理责任单位备案。严格按照《福建省市政排水设施工程移交与接管管理办法》(试行),对未按规定移交的既有排水设施,逐一梳理问题并落实整改后实施移交。新改扩建排水设施项目及建成未移交区城管局的排水设施,由建设业主自行负责运维。分散于各镇街道、社区等管理的雨污水管道、内沟河、排洪渠及其配套泵站、闸门等设施由各产权人自行负责管理。(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10.严格执行排水许可制度区城管局要强化排水许可制度实施,将排水监管巡查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污水管网接驳管理制度,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污水应当依法规范接入管网,严禁雨污混接错接,严禁小区或单位内部雨污混接或错接到市政雨(污)水管网,严禁污水直排;沿街商户,特别是小餐饮商户,应按照要求申领排水许可后方可营业。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排入市政管网的,应纳入排水许可管理,明确排水接口位置和去向,避免清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施工场地外围的市政管网已实施雨污分流的,施工降水需进行沉淀后方可排入雨水管道;市政管网未实施雨污分流的,具备条件的优先排入附近河湖水系。合理控制河湖水体水位,妥善处理河湖水位与市政排水的关系,防止河湖水倒灌进入市政排水系统(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11.深化“小散乱”综合治理。建立城管、生态环境、农水、卫健、市等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日常巡查监管,整治沿街经营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污水乱排直排,建立联合执法监督机制,并督促整改。建立健全市政管网私搭乱接溯源执法制度,深入开展小餐饮、学校、企业、工地、洗车行业等“排水大户”专项整治,依法处罚超排、偷排等违法行为。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经评估认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或可能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的,不准接入或限期退出;经评估可接入污水管网的,工业企业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和排水许可后持证排放,杜绝工业企业通过雨水口、雨水管网违法排污。(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卫健局、农水局、教育局、工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泉港生态环境局)

    (四)加强运维养护

    12.加强设施运维监管。区城管局按照职责负责排水设施的运维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考核制度,建立监管工作机制,做好日常设施运维的监管工作。加强污水提升泵站联调联控,旱天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取水液位不能高于设计标高。进一步完善管网清淤疏浚等日常养护制度,逐步建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长效机制,保障管网有效运行。常态化开展老旧管网排查检测,落实排水管网周期性检测评估制度,排水管网运营单位要加强对污水管网的日常巡查维护。逐步将市政排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延伸到公共单位和居住小区内部,鼓励居住社区将内部排水管网养护工作委托市政排水管网运行维护单位实施,实现管网“一家管”,配套建立责权明晰的工作制度。[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泉港生态环境局、各镇(街道)]

    13.加强河道清淤保洁。落实《泉州市市区内沟河清淤疏浚工作方案(2021-2025年)》,强化内沟河清淤疏浚,加强河面水体保洁。强化内沟河周边设施保护管理,加强河岸两侧周边保洁和整治。区城管局依托综合考评平台每月通报内沟河保洁情况。(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农水局、后龙镇、峰尾镇、山腰街道)

    14.加强生态补水调度。加大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有序推进提升污水厂的尾水回用,至2025年尾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完善内沟河生态补水机制,在保证饮用水供给安全的情况下,加强内沟河重点水系调度补水。(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15.大力构建智慧水务。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排水技术,开展排水设施管理平台信息化技术开发,推动实现排水管理系统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打造“智慧排水”平台,全面实行水位、水质、流量、阀门、供电等排水设施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发现问题、实时调度。打造群众投诉受理平台,对群众反映的排水问题快速响应、快速解决。建立全区窨井盖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使用智能井盖。(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16.建立联排联调机制。建立内沟河水系、排水管网与水库、水闸的联排联调机制区城管局实行内沟河水系、排水管网联排联调,依托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系统平台统筹调度,加强联排联调应急响应,及时做好设施预腾空或预降水位工作,形成“湖、河、闸、站”“一站式”指挥调度体系区农水局要加水库、水闸科学调度(牵头单位:区应急局;责任单位:区农水局、城管局)

    (五)强化效果体现

    17.加强水质监测。区城管局应当会同区农水、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内沟河日常水体调控机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水质动态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监测报告。生态环境负责持续开展流域断面水质定期监测、内沟河水质抽测,及时通报区河长办、区城管局及属地镇(街道),根据溯源及整治工作需要适当开展水质加密监测。区河长办要负责落实河长制巡查工作。对水质劣V类河段及污水系统进水异常的,各相关部门要立即组织开展溯源排查,制定整改措施,对水质监测出现轻度黑臭以下的内沟河段,进行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垃圾清理和河岸两侧整治并及时反馈排查整改情况。(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泉港生态环境局、区河长办、后龙镇、峰尾镇、山腰街道)

    18.引导公众参与。鼓励和支持村居依法组织制定居民公约,引导内沟河两岸居民做好卫生保洁,自觉维护内沟河环境。完善内沟河保护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定期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健全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及时解决处理内沟河保护管理群众反映问题。(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指挥长的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指挥部(以下简称

    指挥部,见附件1),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城管局,加强统筹协调调度。各有关单位及镇(街道)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区河长办要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对河段长管水治水工作的检查、监督。区城管局要重视数据采集、填报分析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指标统计和监测体系,指定专人负责,对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水量及主要运行参数进行常态化监测,科学分析指标变化情况。区住建、城管、生态环境、农水、自然资源、发改、财政、区水利水务公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全区排水管理和内沟河保护管理各项工作。

    (二)强化技术支撑。区城管局要充分发挥排水管理专业优势,为推进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负责制定排水设施建设、运行、养护标准及考核标准,监督、移交及内沟河清淤(保洁)考核办法等制度。区城管局要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对市政排水设施运营维护进行全过程监管。同时,区城管局要加强对排水设施运行、养护质量进行考核,按照考核情况核定并审核养护费用,经报区政府审批后再行支付排水设施养护费用。提高运行、养护服务水平以及排水工程建设移交质量管理,避免重复投资浪费,增强资金投入效益。要加强排水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合理调配人才资源,建立和完善排水人才队伍信息管理库。

    (三)强化资金保障。区城管局等单位管理的排水资产划转给区水利水务公司进行盘活,由区水利水务公司统一策划项目包装,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向金融机构进行项目融资。区城管局通过购买服务、政府采购、直接委托等方式,下达年度任务,核定排水设施建设及运营费用,组织监督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按季度拨付给区水利水务公司。区城管局会同区发改牵头制定污水收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收费标准原则上应当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运行成本并合理盈利。区财政部门要将排水、污水设施建设运营费用纳入年度本级财政预算,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四)严格督查考核。指挥部实行每月定期调度、每季度会商、年度考评、不定期督查督办等方式,加强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工作的监督考核。

     

    附件:1.泉港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

    升指挥部成员名单

    2.泉港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项目计划表

    (2022-2025)


    附件1

     

    泉港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

    水质提升指挥部成员名单

     

    总 指 挥:柯永进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总指挥:程进强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王传林   区城管局局长

    成    员:陈阿芳   区发改局副局长        

    林益清   区财政局副局长    

    林文华   区住建局副局长

    钟云申   区农水局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张国文    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

    何灿兵   泉港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庄凤滨   南埔镇党委三级主任科员

    李文富   界山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郭育忠   后龙镇副镇长

    柯顺珍   峰尾镇综合执法队队长

    吴林彬   山腰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       

    钟凤平   前黄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庄东平   涂岭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三级主任科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城管局,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王传林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张国文同志兼任


    附件2

     

    泉港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项目计划表(2022-2025)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

    (给排水部分)

    项目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完成实限

    备注

    一、管网排查修复

    1

    全区市政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建设

    500

    对已有普查结果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无纸化信息管理系统。

    区城管局

    2023.6

     

    2

    中兴街西段(南山中路至山腰老街段)、金山街管网修复改造

    15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修复改造管网约4.2公里。

    区城管局

    2023.12

     

    3

    涂岭镇经八路、纬六路

    配套管网重建

    1550

    根据普查结果,综合现状管网使用情况,对道路配套管网进行重建,重建管网约5.1公里。

    区城管局

    2023.12

     

    4

    驿峰中路配套管网修复

    30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修复改造管网约26.03公里。

    区城管局

    2024.12

     

    5

    南山中路配套管网修复

    15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污水0.3803公里,雨水0.2283公里。

    区城管局

    2024.12

     

    6

    中兴街(南山中路-祥云南路)配套管网修复

    10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修复改造管网约1.16公里。

    区城管局

    2024.12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    (给排水部分)

    项目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完成实限

    备注

    7

    新民街配套管网修复

    10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污水0.1102公里,雨水0.242公里。

    区城管局

    2024.12

     

    8

    学府路配套管网修复

    10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污水0.66731公里,雨水0.68964公里。

    区城管局

    2025.12

     

    9

    荷福路配套管网修复

    8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修复改造管网约4公里。

    区城管局

    2025.12

     

    10

    工业区2#路配套管网

    修复

    600

    根据普查结果,对现状管网缺陷进行修复改造,污水0.12623公里,雨水0.18474公里。

    区城管局

    2025.12

     

    二、市政管网建设

    11

    北部城区、益海嘉里排污管道工程

    3800

    管道路由总长约12公里,1.沿割山村村道敷设DN600重力管道约2.5公里;2.自益海嘉里厂区自设泵站起,沿通港路、兴福路、祥云北路、割山村村道新建DN250污水压力管约5.4公里;3.北部城区管道自桑德污水厂起沿南埔路、施厝路、仑埔路、西海路新建DN400污水压力管约4.1公里,最终同益海嘉里方向管道并线。

    区城管局

    2023.12

     

    12

    污水主干管沿途乡镇

    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

    10000

    新建村镇污水重力管道35.12公里、污水压力管道9.14公里及11座村镇污水一体化提升泵站、1座市政一体化泵站。

    区城管局

    2023.12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    (给排水部分)

    项目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完成实限

    备注

    13

    峰尾工业区道路提升及

    配套管网

    2000

    峰尾工业区岩山海路、锦富路、锦峰路等三条规划道路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建管网约2.3公里。

    区水利水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13.12

     

    三、污水设施提升

    14

    泉港区污水处理厂

    二期工程

    16000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出水执行类地表水IV类水标准,出水回用于城区内沟河作为水源补给。

    区城管局

    2022.12

     

    15

    南部截污管道2#泵站

    改造工程

    4000

    新建有效容积为10000m3应急池1座。

    区城管局

    2023.12

     

    16

    泉港区市政雨污水窨井盖智能化建设管理项目

    2300

    分三年对全区现有已配套的8443套窨井盖进行普查及更换,18个节点增设水质监测设备,建设窨井盖管理系统。

    区城管局

    2023.12

     

    17

    全区市政管网配套泵站

    维修及设备维护管养

    200

    公开招标确定3年期配套提升泵站日常管理养护单位,通过全面排查梳理,对当前泵站进行全面维修,建立系统化常态化日常管理养护工作机制,确保各泵站正常运行。

    区城管局

    2025.11

    管养服务

    四、老旧小区改造

    18

    圭东小区

    120

    对小区内进行管网“雨污分流”、缺陷修复改造及其他设施改造。

    峰尾镇

    2022.12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    (给排水部分)

    项目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完成实限

    备注

    19

    锦祥片区(二期)

    438

    对小区内进行管网“雨污分流”、缺陷修复改造及其他设施改造。

    山腰街道

    2022.12

     

    20

    全区老旧小区改造

    2000

    对老旧小区内部配套管网进行问题梳理,制定“雨污分流”及管网缺陷修复改造计划。

    区住建局       各镇(街道)

    2023-2025

     

    五、农村污水管网

    21

    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

    3018

    在山腰街道、前黄镇、南埔镇、后龙镇、界山镇和涂岭镇等1个街道、5个乡镇共计20个村庄新建污水管道60.71km(其中主管长度24.41km,压力管长度3.2km,接户管长度33.1km),污水处理站2座、设施总处理能力约110t/d,污水提升泵站5座、提升规模790t/d(含远期生活污水量)。

    区农水局

    2023.12

     

    22

    2023年-2025年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

    40000

    山腰街道、前黄镇、南埔镇、后龙镇、界山镇、峰尾镇和涂岭镇等1个街道、6个乡镇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及设施建设。

    区农水局

    2025.12

     

    六、道路建设(配套管网新建)

    23

    高铁片区配套管网

    900

    污水4.029222公里,雨水7.214.29公里,污水接入坝头溪截污干管。

    泉港新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23.12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    (给排水部分)

    项目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完成实限

    备注

    24

    龙山片区配套管网

    200

    新建管网1.915公里,其中污水0.287公里,雨水1.628公里。

    区城管局

    2022.12

     

    25

    中兴街(锦川小区段)

    737

    污水1.517公里,雨水1.434公里,污水接入驿峰中路污水干管。

    泉港新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23.12

     

    26

    公园东路北延伸段

    市政工程

    150

    锦绣街到海南街段(含与海南街交叉段),新建管网1.295公里,其中污水0.443公里,雨水0.852公里。

    区城管局

    2023.12

     

    27

    道路配套管网建设

    /

    结合“断头路”、规划路新建,同步实施道路配套管网建设,延伸市政管网服务范围。

    各道路建设业主单位

    2023-2025

     

    七、河道整治

    28

    坝头溪支流生态整治

    提升项目

    2500

    二期进行坝头溪支流前黄镇凤南段改造提升、凤北大水渠改造提升等。

    前黄镇

    2023.12

     

    29

    锦川二田港溪流整治

    工程

    3000

    3公里溪流整治。

    山腰街道办事处

    2023.12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    (给排水部分)

    项目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完成实限

    备注

    30

    郭厝溪流域综合整治

    工程和水体整治工程

    40700

    建设面积13平方公里,流域途经后龙镇、前黄镇、峰尾镇及山腰街道,建设内容包含水体整治工程及景观业态提升工程两部分。其中水体整治工程包括:控源截污工程、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内源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工程、人工湿地工程、水工改造工程、智慧水务工程;景观业态提升工程包括:多彩之溪、智能之溪、乡愁之溪、欢乐之溪、乡野之溪。

    泉州泉港新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23.12

    EPC

    八、积水点整治

    31

    金山街内涝治理与海绵

    城市试点工程

    750

    建设约2.5万m3蓄水量的临时滞洪调蓄海绵公园,新建改造箱涵、渠道约1.9公里。

    区城管局

    2022.09

     

    备注:以上暂定项目最终以排水专项规划明确计划表为准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