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来源:区发改局 2015-01-09 16:59 阅读人数:1

 

 

 

关于泉港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2014年12月24日在泉港区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泉港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苏纯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在区委的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系列决策部署,全面启动产城联动发展改革,精心组织“比学赶超大会战”活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73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2%,公共财政总收入83.5亿元、增长7.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3亿元、增长16.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20.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以下特点:

(一)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实现工业总产值12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0亿元。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进一步打造重点产业产业链,石化产值首次突破800亿元,联合石化“脱瓶颈”建成投产,恒河化工二期竣工试投产;泉港石化工业区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前8强。粮油食品业实现产值90亿元,已跃升为我区工业经济中第二大产业;福海粮油三期顺利推进。纺织鞋服、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平稳发展。工业投资持续加大,完成工业投资8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纬恒轻纺紧密赛络纺等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

第三产业平稳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6%。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有序推进,9项相关指标增幅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新增第三产业市场主体764家,增幅达19.19%。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4100万吨,煤炭、原油进口量大幅上升;隆汉物流获评全国先进物流企业。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1亿元,泉州银行泉港支行正式营业,小贷公司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出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栖霞电子商务街建设步伐加快。旅游总收入8.43亿元,红星生态园获批国家3A旅游景区,后龙湾滨海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推进。

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9.48亿元、持平;实现粮食总产量3.8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0.63万吨。新增设施农业建设面积350亩,智能温控大棚面积10亩;新增规模土地流转面积1467亩。27家企业入选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林下经济加快发展,新增珍贵树木基地150亩。现代渔业空间有效拓展,新建200千瓦、400千瓦钢质渔船各一艘,网箱和鲍鱼养殖规模分别达1.26万箱和5000万粒。

(二)项目带动取得新成效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开展“比学赶超大会战”,狠抓项目投资、竣工、开工、前期等四大攻坚,98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2亿元,占年度计划100.3%;新开工建设项目30个,竣工投产项目38个。南山片区基础设施等“四大类”项目完成投资18.7亿元,基本具备“十通一平”条件。重大项目前期取得突破,启动建设24个石化重大项目,筛选上报争取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支持推进重大项目3个,EO/EG、恒河化工三期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百大制造业龙头项目。

招商选资成果丰硕。第四届民营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上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153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117.69%。粤港澳产业链对接恳谈会上对接项目4个,总投资20.54亿元。第十八届“9.8”投洽会对接项目6个,总投资10亿美元。引进全国500强双胞胎集团和仁建集团投资饲料生产、仓储物流基地项目,泉州石化能源改扩建、中石化非油品配送中心等大型央企项目落户我区。石化工业区南山片区20个签约项目进展顺利,安鑫液化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快速推进。

要素保障配套给力。举办2次银企对接会,新增企业贷款授信31.03亿元、土地融资17亿元;石化工业区二期9亿元企业债券获批发行;鑫桥公司10亿元融资租赁款项顺利到位。全年获批用地2464亩,争取用林54.59公顷,用海28.47公顷。出台盘活闲置工业用地(厂房)实施意见,收回闲置土地266亩、补充耕地800亩;石化学院周边搬迁、柯厝港围垦征海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南山片区一期征迁接近扫尾。

(三)城乡建设呈现新亮点

新型城镇化全面铺开。加快推进以产城联动为主题新型城镇化发展改革工作,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大力实施“135”行动计划,77个“一年出亮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6.96亿元,全区城镇化率达46%。实施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计划,启动11个区级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项目,拆除石结构房屋面积117万㎡,龙山“三旧”改造、荷池片区改造建设全面推进。62个小城镇项目、124个“美丽乡村”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9.1亿元、1.1亿元。前黄镇入选全国重点镇;行政村(居)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古县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滨海新区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潘南片区、驿坂片区、普安二期初步成果编制,启动30个“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深入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六项提升工程”,加快推进10条城市主干道建设;铺设改造供水管道21公里、燃气管网12公里、雨污管道18公里;完成南部排洪沟整治工程建设。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42个项目完成投资13.96亿元;公园东路二期、通港路非机动车道改造、福厦路泉港段亮化工程基本完工;5个城市公园建设加快推进,锦绣公园投入使用。8幢总部楼宇主体完工。

城市管理持续提升。顺利通过全省文明城区测评,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扩大。“数字城管”平台顺利运行,持续开展违规户外广告、占道经营、渣土车“滴洒漏”等专项整治,城市品位和形象大幅提升。深入开展“两违”综合治理,拆除各类“两违”建筑36.15万㎡;审批农村危房改造2039宗。完善市容环卫、市政维护、园林绿化等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市政道路精细化管理。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新投放区内运营出租车30辆。

(四)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全面深化改革初见成效。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工作部署,10方面47项改革事项加快推进。制定进一步拓展民综改革若干意见,启动“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等7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管制。出台推动场外市场挂牌融资实施意见,举办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业务培训活动,百川资源等6家企业入选市重点上市后备资源,东鑫石化等10家企业在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慧龙工贸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产城联动新城区试点列入国家民综改革方案,产城联动公司组建运行。

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组织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高新区创建、“两院三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新增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932件和403件。3个社区获评市星级智慧社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枚、省著名商标5枚、省名牌产品4个。

服务环境持续优化。落实“1+6”和“1+7”系列惠企政策,累计兑现各类企业扶持资金4386万元,企业减免税收500多万元。设立企业应急保障周转专项资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共担资金、渔业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资金,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提前发布涉企收费清单,强化“阳光价费”公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节约财政资金5824万元。有序开展区级行政权力清理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审批事项59项。深入开展BT、BOT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五)社会民生取得新进步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面完成16项33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5%。新增城镇就业701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5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以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率达96.17%,居省市前列。启动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完成94家村卫生所信息化建设,区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和耗材零差率销售;新农合参合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区妇幼保健院晋升“二甲”,区卫监大楼、中心血库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试行社会救助统筹联动改革及“救急难”工作。出台鼓励利用公积金贷款购房扶持政策,聚福三期、锦川一期等安置房建设全速推进。

生态环保协调推进。贯彻落实生态省战略部署,完成造林绿化2750亩,7个镇(街道)全部获国家级生态镇命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600亩,小流域整治1.6公里。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关停污染企业14家,30个节能减排项目全面完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石化工业区入选国家2014年度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获2.5亿元资金补助。成立全市首个船舶污染防治联防体,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积极推进省级安全社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国电泉州公司获评“福建省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生产各类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社会事业亮点纷呈。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强区”市级核查。中小学、幼儿园校车提前实现国标化,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超50%。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大,完成泉港一中增设初中部、泉港二中和山腰中学合并办学,美发中学成为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试验学校;福州大学石化学院泉港校区建设加快推进,积极筹办泉州北大培文外国语学校。圆满承办第二届海峡传统文化北管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获评中国海港文化之乡、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列入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土坑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落实“单独二孩”政策,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8.91‰、政策符合率89.75%。法治、国防、统计等工作统筹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储备粮全年轮出任务,首次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称号,民兵连双25高炮竞赛获南京军区第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大而不强、产业结构单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加快创新转型和跨越发展任重道远;二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石化产品市场低迷,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经营较为困难;三是城乡统筹发展不平衡,城市配套建设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还须进一步夯实,产城联动发展改革步履维艰;四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民生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压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任务

2015年是我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和“二次创业”的决胜年,也是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结合我区发展实际,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科学认识并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议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的一揽子指标安排(详见附表)。为实现上述目标,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部署,着重落实好五方面任务:

(一)坚持抓集群,打造现代产业聚集新区

强化工业龙头带动。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推进企业全方位创新,加快产业链条延伸,力争工业总产值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加快推进EO/EG、钟山化工、嘉诚石化等一批石化大中型项目建设,确保南山片区投产产业项目4个以上,力争石化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实施福海粮油三期、日恒化纤、本益科技二期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扶持壮大粮油食品、纺织鞋服、新型材料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组织实施石化工业区循环化改造,科学开展规划修编,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启动二期用地开发前期;加快推进普安工业区二期土地整体开发,全力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快潘南盐田综合开发,持续拓展发展空间。

提速发展第三产业。深化实施“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积极拓展新兴业态,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积极培植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扶持发展检验检测、融资租赁、教育培训等产业,重点推进福州大学石化学院泉港校区等“两院三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石化产业服务高地。优化旅游资源,推进惠屿生态旅游岛、峰尾古城、小坝蒙古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体验区等项目建设。扶持发展健康养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省级健康产业示范园、青年网商创业园、锦绣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总部经济区等载体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积极推广 “五新”技术,扶持壮大“五万工程”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培育蔬果、渔业、粮油等一批省市级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坝头溪、菱溪整治列入国家重要“独流入海”防洪治理项目,做好“七库连通”工程规划前期工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诚峰一级渔港和港后区配套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二)坚持抓项目,打造经济增长后劲新区

保持适度投资规模。确保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增长20%目标。加大工业性项目投资,盯紧产业链龙头项目、重大技改项目、重点招商项目投资规模,突出推进一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工业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0%以上。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交通、能源、市政、信息、水利、环保等“六项提升工程”,确保完成“十二五”投资计划。落实鼓励房地产健康发展各项措施,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房地产投资持续平稳增长。

打好项目攻坚大会战。继续健全四套班子领导挂钩项目、重大项目协调调度、比学赶超考评等八项制度,强化“一线推进”工作法,重点抓好拟开工项目前期协调、在建项目进度倒逼、已竣工项目后续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多投资、立见效。安排区重点建设项目199个,总投资93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8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31个。交通码头方面,计划投资12.5亿元,重点推进肖厝作业区5-7#泊位、第二疏港大道等23个项目建设;工业项目方面,计划投资40.3亿元,重点推进EO/EG等64个项目建设;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计划投资10.7亿元,重点推进南山片区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建设;城建环保方面,计划投资25.2亿元;商贸物流方面,计划投资9.9亿元;社会事业方面,计划投资11亿元;农林水方面,计划投资3.2亿元,重点推进双溪水库、泗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建设。

持续抓好招商选资。围绕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要求,加大项目储备力度,深化“三维”对接,全力对接一批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和重大外商项目,力促泉州石化能源改扩建、深圳前海富德能源化工、奥德费尔烯烃储运工程等重大招商项目落地投建。精心组织好第五届民企对接会、9·8投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统筹安排要素资源,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优先保障跨越发展和产城联动项目资金需求;继续落实和谐征迁,确保按时交地;对接国家、省、市各项重大规划,力争在重大项目布局、用地指标、环保容量、资金需求和政策规划等方面取得更多支持。

(三)坚持抓统筹,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新区

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实施意见,促进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土地、财税、投融资等方面改革,着力解决好“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的问题。继续推进产城联动新城区建设,重点推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政公用设施等就业吸纳能力强的项目建设。

全力做强中心城区。围绕构建“聚集核心、四星拱月、连片开发、路网完善”的城市发展新布局,加快完善各大片区、各综合组团控制性详规以及各专项规划,抓紧完成泉港区旧村改造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域覆盖。加速环锦绣湖2.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推进行政办公聚集区、总部经济区、500亩锦绣城市综合体、3000亩盐田综合开发,加快龙山等核心区“城中村”改造。深化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提升城镇“三边三节点”,加快推进正古溪、大埭溪、郭厝溪等流域综合整治,抓紧后龙湾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工作,加快推进锦绣公园、植物园、岩山公园等建设。

统筹推进小城镇发展。落实省、市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强镇扩权改革,赋予与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推进乡村休闲公园、道路亮化、危病桥改造、公厕提升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落实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计划,重点抓好15个示范项目改造。扎实开展“两违”综合治理行动,完善个人建房审批机制。

(四)坚持抓改革,打造服务创新活力新区

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金融服务,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步伐,鼓励企业赴“新三板”、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等场外市场挂牌;加快推进石化工业区中期票据发行工作,力争三期企业债券获准发行。完善金融组织形式,推动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票据服务公司和民间资本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发挥各类政策性风险补偿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农业、渔业等信贷资金支持。加强社会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信用村、信用镇创建。

进一步拓展民综改革。落实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石化中下游行业、精细化工、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和海洋产业。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完善工业园区周边建制镇的城市功能配套,促进民营经济集聚发展。消除各种隐性壁垒,落实民间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有关规定,探索通过PPP、发债、融资租赁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领域。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决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善石化工业区管委会机构职能。出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巩固和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果。主动对接国家预算、税收等改革新政,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泉港区医院综合改革。科学总结“十二五”规划经验成果,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五)坚持抓民生,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新区

加强和保障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围绕办好15项3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做好重点民生工作。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争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00人,培训各类劳动者15000人;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行职工医保和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办法。探索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抓好“救急难”工作试点。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全面推行就诊“一卡通”和“先看病、后付费”服务;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迁址重建和区中医院筹建工作。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好农村造福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石结构房屋改造和重点安置区建设,逐步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城区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和新一轮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实施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完成大路、田里2家公立幼儿园建设,全力争创省级“教育强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10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10%以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升级达标工作。倡导推广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加快推进体育“一场两馆”建设。采用“公建民营”模式运营社会福利中心。积极筹建泉港广电文化传媒公司。扎实做好计生、保密、慈善、侨务、工青妇等各项工作。

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和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倡导推广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监测,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全力争创省级生态区。全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推进石化工业区周边卫生安全防护隔离带建设,切实加强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安定。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依法行政,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附件:1.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及2015年预期目标表

      2.泉港区2015年重点项目一览表(另行印发)

附件1: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计

完成情况及2015年预期目标表

     

单位

2014

2015

计划目标

预计完成

计划目标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增长(%

一、综合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5

373

12

10.5

2.农林牧渔总产值

亿元

持平

19.48

持平

持平

3.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

1212

17.17

1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亿元

16.2

1200

17.2

15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0

169

20.7

20

二、财政

 

 

 

 

 

1.公共财政总收入

亿元

11

83.5

7.75

11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10

13.83

16.86

12

三、外资、外贸

 

 

 

 

 

1.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

万美元

持平

30166

3

6

2.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

万美元

——

8302

13

8

四、人民生活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12

59

13

13.5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

26540

9.5

8.5

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5

14248

9.5

9.5

五、计生

 

 

 

 

1.人口自然增长率

9

8.91

9

2.政策符合率

82

89.75

82

备注:1.2014年指标数据均为预计数,2015年指标数据测算时暂不考虑价格因素;

2.为做好与省市工作衔接,将“出口商品交货总值(不含炼化)”指标调整为“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

3.2014年完成出口商品交货总值(不含炼化)57亿元、增长14.9%,比计划目标高3.4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