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01-04 15:54 阅读人数:1

 

关于泉港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2月14日在泉港区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泉港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成思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泉港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变化新情况,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二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围绕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海西石化港口物流中心、东南沿海能源之都、宜居宜业生态和谐城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具体包括:

——生产总值220亿元(预计数,下同),现价增长15%,完成年度计划104.8%。

——农业总产值15.4亿元,与去年持平,完成年度计划100%。

——工业总产值920亿元,现价增长19.6%,完成年度计划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10亿元,现价增长19.9%,完成年度计划1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2亿元,增长26.07%,完成年度计划101.2%。

——财政总收入74亿元,与去年持平,完成年度计划105.7%。

——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增长47.44%,完成年度计划119.8%。

——实际利用外资1.88亿美元,增长16%,完成年度计划100.3%。

——出口商品交货值36.87亿元,增长10.3%,完成年度计划102.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增长17%,完成年度计划102.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53元,增长13.4%,完成年度计划101.2%。

——农民人均纯收入10795元,增长12.8%,完成年度计划100.7%。

——人口出生率12.06‰,比年度预期目标低1.44个千分点。

——政策符合率92.83%,比年度预期目标高1.83百分点。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成效和特点:

(一)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15.4亿元,与去年持平。粮食产量3.79万吨,增长1.23%;肉蛋奶产量1.3万吨,增长1.02%;水产品产量7.22万吨,增长0.9%;农业特色化取得突破,“五万工程”扎实推进,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黑山羊养殖突破2万头,鲍鱼养殖规模达3000万粒,藻类养殖面积达1.3万亩;新增油茶种植面积2500亩、中高档盆景3500盆。农业产业化效益明显,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家,市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达10家。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克服了联合石化停产检修的影响,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20亿元,现价增长19.6%。不含联合石化,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0亿元,增长3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0亿元,增长37.96%。石化产业实现产值676亿元,现价增长14.58%,占工业总产值的73.5%;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1.3亿元,增长14.5%。福海粮油、百川化纤、林德气体、南光轻工等一批项目完成增资扩营,福橡公司合成橡胶、南埔电厂二期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基本建成。南山片区完成土地平整3560亩,完成投资3.4亿元,首批拟入驻项目26个,总投资251.94亿元,为明年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63.1亿元,增长10%。商贸服务业日趋繁荣,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7%和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港口物流业迅猛发展,泰山、东港石化码头及仓储(储运)工程投入使用,5#、6#泊位、富源石化仓储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增12家物流公司,隆汉物流获得国家4A级物流企业认定。全区公路货物运输量684.5万吨,增长9%;港口货物吞吐量2700万吨,增长12.5%。新增个体工商户1073户,增长16.3%。

(二)投资需求支撑有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2亿元,增长26.07%。基础设施投资3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3.8%。工业投资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1%,其中:石油化工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25%;能源生产性投资达19.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48%。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来源趋于合理,自筹资金占比达39.4%。

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推进。130个“五大战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5.2亿元。其中76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66.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1.66%;泉港区城市燃气(LNG)、恒昂工贸二期、明恒纺织五期、阿尔卑斯果冻及饮料、省安装公司界山基地等42个在建项目超时序推进,福海粮油增资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5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7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81%。

协调服务力度加大。深入开展 “全力冲刺后四个月,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比学赶超活动”,成立9个安征迁指挥部,抽调300多名干部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安征迁工作,石化园区安全隔离带仑头片区、后田片区征迁工作顺利推进,氯碱公司和福橡合成橡胶项目、联合石化输油管廊安全隔离带征迁工作基本完成。全面开展“一清理两促进”活动,完成40宗2956.58亩“批而未征”项目用地处置。继续实施企业接待日、项目专题协调会、重点项目调度会、“五大战役”项目推进协调会、项目业主约谈、前期工作专题汇报协调会等会议制度,有力促进项目建设。

(三)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区域发展统筹推进

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启动2.5平方公里行政中心区建设,加快推进泉州北翼新城进程。全区85个“城市建设管理年”项目完成投资20.75亿元。完成峰尾片区、山腰片区、岩山片区等控规编制。锦绣广场、泉港植物园一期基本建成,完成南山中路道路、城区街景绿地提级改造和5条交通主干道绿化。城区道路沿街58个主要建筑节点夜景和西海路、兴福路、祥云路等市政道路路灯建成使用;南山路、学府路、金山街污水管道与南部截污管道实现并网。公园东路一期、盐田蓄水系统工程等一批项目提前竣工,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万星影城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中心立项获省政府批准,总部经济区(一期)7块用地顺利挂牌出让,年底即将开工。

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涂岭、前黄2个市试点小城镇共组织实施项目74个,完成投资12.31亿元。涂岭镇完成镇区总体规划审批和中心区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技术评审。策划建设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5.01亿元,完成投资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8%;红星体育公园羽毛球馆、湄洲湾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基本建成,经八路项目BT建设快速推进。前黄镇基本完成镇区总体规划编制,策划建设项目44个,年度计划投资7.05亿元,完成投资7.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3.5%。界山新镇区基础设施BT项目完成方案设计,南埔镇综合服务区完成控规编制。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樟脚、联岩、东张3个省级,白潼、诚峰2个市级,凤阳等10个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1个市级帮扶村,累计投入资金9500万元,实施项目163个,农村面貌发生较大改观。新增亮化农村道路25.69公里,“一镇(街)一公厕”建设基本完工,家园清洁行动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前黄镇饮水工程等12个水利项目建设和黄田至洛江、寨后至仙游园庄公路提级改造、4座危病桥及19个上衔下延项目全面完成。开工建设前黄三朱村、峰尾前亭村等5个村的乡村休闲公园。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795元,增长12.8%。

(四)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发展活力有效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顺利承接市级下放行政审批事权两批次58大项,下放镇(街道)审批事权21项,全区共有34个部门616项审批和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持续推进,配置领域进一步拓宽。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全覆盖,全面完成年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企业改制上市取得实质性突破,纳川管材股票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泉州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确定8家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新增天线宝宝食品、金燕海洋生物等2家股份制改制企业。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引导企业采取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兴市场、加强技改力度、提升产品质量等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危机影响;引导企业引用出口信用保险等方法规避收汇风险;帮助企业争取各类外贸扶持资金,免费加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贸易,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组织参加广交会、博览会等活动,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8亿美元,增长16%。全区出口商品交货值36.87亿元,增长10.3%。 

“三维”项目有效对接。加强同央企、民企、外企“三维”项目对接,引进央企投资项目2个,在赴港澳经贸活动、厦门9·8贸洽会上签约项目7个,合同外资额14.85亿美元,6个项目参加全省民营企业对接会签约。充分发挥9家异地商会作用,引进回归项目20个、总投资47.8亿元。第九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成功对接项目66个。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有效提升

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校安工程和学校布局调整顺利推进,新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1.33万平方米;泉港一中获省一级达标校资格认定,惠华中学通过省三级达标评估验收;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首次超过50%,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初中年保留率、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达100%、98.06%、91.2%。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增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2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3家,省、市级工程(行业)技术中心5家,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6个。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中心主体落成,万星影城项目顺利推进,7个农村文体示范点和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挂牌运营,新建5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改造农家书屋20家,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完成。计生工作顺利通过“省优”复检。泉港医院病房大楼主体封顶,30所行政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统一健康建档工作扎实推进。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列入国家级试点,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有序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32%,发放基础养老金和被征地养老保障金943.2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区发放社会保障卡25441张,培训各类劳动力1.57万人,技能鉴定1061人,转移就业706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3.94万人,覆盖率达100%,个人统筹基金和医疗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安置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加快,基本完成聚福小区200套廉租房建设,引导纬恒轻纺有限公司建设300套公共租赁房,按时足额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低保户、计生二女户、受灾户和贫困归侨安居工程顺利实施。区社会福利中心、泉港中心敬老院启动建设,10个职工服务站和15个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全面完成,106个避灾点基本完工。落实“米袋子”、“菜蓝子”责任制,增设市场供应点和蛋品批发点,建设奇隆肉类门市部等7个“菜蓝子”直供销售点,建立百汇等6个副食品平价销售区,蔬菜、粮油等食品市场稳定,价格有序。

生态环保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促成联合石化等石化大项目引入LNG清洁能源,实施福海粮油蒸汽尾气回收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加强对化工和重金属行业企业的防控,普安制革企业加快转产转型,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7个环境整治项目完成投资1.29亿元,超计划12.6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厂恢复运行,石化园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完成造林面积14097亩。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校园环境和各类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持续开展。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资金供给持续紧张。今年来央行三次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可用贷款规模受限,融资难问题突出,特别是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国家用地指标全面收紧,加上区内部分项目安征迁成本较高、进度滞后,影响项目推进。三是失地失海群众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安置、就业任务繁重,与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四是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尚未健全,“抗大病、救大病”能力不高;城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优质生源外流现象突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仍面临反弹的困难,实现各项人口指标十分困难,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12年是我区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社会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石化基地建设意义重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泉港生产总值246亿元,增长12%,这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力求能更好更快。围绕这一目标,相关主要指标配套安排如下:

——农业总产值15.41亿元,与2011年持平;

——工业总产值1045亿元,增长13.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35亿元,增长13.7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12%;

——财政总收入80亿元,增长8.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5亿元,增长13.5%;

——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2.16亿美元,增长15%;出口商品交货值40.56亿元,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0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增长12%。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政策符合率不低于91%。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做好明年的经济和社会工作,要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部署,围绕着“产业链条延得长、城市建设翻个个、民生大计得改善、科学党建作保障”的总体思路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任务,加快转变提升,实现跨越发展,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突出石化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全力服务联合石化“脱瓶颈”工程,促进环氧乙烷、乙二醇、甲醇制丙烯、己二酸等一批重大化工项目落户并开工建设。加快恒河化工碳酸二甲脂、二甲醚扩建和通用树脂、德立化工羧基丁苯乳胶建设,推进福建炼化C5、C9、己内酰胺、东鑫石化二期、湄洲湾氯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石化项目投资达32亿元以上,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

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食品加工业,全力推进益海嘉里大米及面粉加工、阿尔卑斯果冻及饮料生产项目建设,打造百亿食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纺织鞋服业,加快明恒纺织三、四厂,百川化工二期、特步泉港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发展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继续推进能源基地建设,确保南埔电厂二期投产发电,推进前欧等山上风电场前期工作。鼓励支持建筑建材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企业“品牌工程”、“回归工程”、“提升工程”和“上市工程”四大工程,加大服务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做强做大企业总量和规模,大力推进企业增资扩营和技术改造,继续抓好“6.18”项目成果对接转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创建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组建5家省、市级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一批工业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和技改项目,力争完成20个以上产业技术改造项目,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狠抓企业节能减排,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评审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二)大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水平

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12%。组织实施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确保工业投资37亿元以上,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以上。继续推进主枢纽港建设,交通码头及配套设施投资达12亿元以上。着力推进城区开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及商业开发投资达25亿元以上。

继续打好“五大战役”。进一步拓展战役的领域和内涵,安排战役项目125个,总投资806.7亿元,其中在建项目75个,年度计划投资55.17亿元;计划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28个,新开工项目45个。具体包括:交通码头项目15个,年度投资9.28亿元;产业项目17个,年度投资20.94亿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1个,年度投资5亿元;社会事业项目9个,年度投资7.4亿元;城建环保(含房地产)项目30个,年度投资11.55亿元;商贸服务业项目3个,年度投资1亿元。

强化要素保障。加强新增用地计划管理,土地指标向重点项目和支柱产业倾斜。加大土地清理力度,继续开展驿峰路两侧用地“一清理两促进”活动,启动通港路、福厦路两侧闲置土地清理盘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继续做好中央投资项目的争取和组织实施,力争一批重点水利设施列入国家计划盘子。广拓项目融资渠道,继续推进BT、BOT建设,加强银企合作,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做好1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探索融资租赁等新的融资方式。加快项目前期,制定重大项目报批工作计划,分解落实责任,加快项目报批进度。强化智力创新驱动,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新泉港人”战略,以我区急需紧缺的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等人才培养引进为抓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大力推进园区载体建设,提升“三维”对接水平

精心组织“三维”项目对接。着力抓好已对接项目落地转化,进一步拓展对接领域,对我区石化产业、现代物流和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梳理,筛选、策划重点对接合作项目库。瞄准央企、大型民企、跨国大公司和港澳台资,积极寻求合作和对接,通过“三维”项目对接平台,力争引进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进一步落实省、市、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意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吸引泉港藉在外企业项目回归、资本回归和人才回归,引导泉港籍在外企业总部回迁。

全面提速石化园区开发建设争取设立省级开发区,用好用足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抓紧南山片区各类项目用地组织报批和收储,完成土地回填平整8000亩;加快园区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南埔路、施厝路等园区主干道,启动滞洪排涝系统工程。推进公用工程配套建设,进一步延伸公用管廊,规划建设煤制合成气和公用气体工程,促使园区污水处理厂、净化水厂、供电系统和码头等公用设施加快建设。

着力推进普安开发区转型升级。进一步落实普安制革集控区企业转产扶持政策,推进皮革企业尽快转产转型。积极搭建项目对接平台,引导开展五金集控区用地二次招商,有效盘活驿峰路两侧闲置厂房。全力抓好土地报批和征迁工作,推动本益人造石英石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促三锦建材、建华管桩、明恒四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开发区载体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园区的水、电、道路、通信和雨污水管网等工程。

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明确界定园区功能定位,着力打造洋屿、沙格、前黄、下朱“四大物流园区”。全面推进洋屿液体化工码头群建设,加快泰山石化仓储库区二期工程、方通港口储运工程建设。推进沙格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岸线开发,抓好肖厝作业区5-6#泊位建设,开展7-10#泊位前期设计报批。做好中石化海峡石化物流中心、海西(石化)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南山片区公用码头及化工储罐,为入驻项目提供配套服务。

(四)大力推进“三农工作”,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夯实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当前中央加大水利投资的黄金时期,积极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做好双溪水库、坝头溪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泗洲水库除险加固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第二自来水厂、湄丰水厂二期、泗洲水库至第三水厂输水管道等引水供水工程;推进界山、前黄两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启动石化园区防洪排涝,进一步完善滞洪排涝系统。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力争重点流域整治、前亭海堤除险加固、峰尾一级渔港码头等项目列入中央投资计划盘子。

发展以产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加快建设万亩蔬菜、万头黑山羊、万亩油茶、万盆花卉盆景、万亩藻类养殖等“五万工程”。扩大涂岭茶叶种植规模,引导樟脚红茶做好品牌创建。做大做强利农集团农业生产基地,扩大设施农业建设规模,力争达到4000亩。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实施惠屿人工鱼礁生态养殖、鲍参混养、菊花江蓠围垦养殖项目。扶持发展天线宝宝食品、金燕海洋生物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

完善以保障民生为目标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安排农林水事务资金3558万元,增长47.15%。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土地流转价格的调整机制,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促进增收。妥善做好失地失海农民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安征迁补偿政策,增加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落实好种粮、良种、农机、沼气建设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五)大力推进城区建设管理,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

加快推进城区建设。主动对接泉州“一湾两翼三带”环湾城市发展战略,加大城区建设力度,推进泉州北翼新城建设。全面推进2.5平方公里行政中心区开发,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行政中心大楼等一批地标性建筑建设。大力推进城区的改造提升,着力推进荷池旧村、龙山旧村、陈庄等11个试点改旧建新,完成郭厝、岩山、后龙片区控规编制,实现东南部组团控规全覆盖。加强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加快学府路南北段、驿峰路东段二期建设,推进公园东路二期、东西二路一期、南山北路改建工程和峰尾环岛路建设。

继续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工程建设,扶持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继续推进涂岭安置区、经八路和纬六路建设,开工建设前黄通站路拓宽改造、客运物流中心、农贸市场,加快界山镇行政服务中心和镇中心起步区和南埔镇综合服务区开发建设。创新小城镇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与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小城镇经济指标统计范畴。

着力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城市公园化战略,全面完成锦绣公园、植物园建设,继续推进塔山公园建设,抓紧岩山公园等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实施城区新建道路绿化,构建由城市公园、植物园、道路交通附属绿地组成的城市绿地有机整体,创建具有泉港特色的省级园林城区。继续实施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南部排洪沟整治、公园东路一期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海管道修复更新,促进城区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城区服务业发展。加快聚福小区、锦川小区和柳山安置区建设,鼓励征迁户在城区购房;吸引非泉港藉到我区务工、经商、创业和居住生活,鼓励企业高管在中心城区购房,促使人口向城区集中,提高我区城市化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商业广场、物流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进一步完善休闲、娱乐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六)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劳动“培训、就业、创业”三大工程,增强各类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巩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关注失地失海群众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继续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确保2012年覆盖率达到90%以上,按时足额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加强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区敬老院、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和残疾人服务中心,继续实施城乡低保安居工程,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范围。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设,启动城乡棚户区改造工程。切实抓好15项2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

着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区文化中心和万星影城建设,完善镇(街道)、村(社区)文体设施,着手体育“一场一馆”规划建设;强化文体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发展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非遗传与保护基地建设,扶持发展文化产业。以红星生态园、绿笛山庄、正大生态旅游等项目为抓手,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快建设泉港西部生态旅游区。计划投资2909万元,实施泉港二中学生宿舍楼等15个校安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山腰中心小学等11所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创建,新建第二实验幼儿园,推进山腰中心幼儿园、槐山小学附设幼儿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重点加强50所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创建省级优质计生服务站,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启动“六五普法”,加快泉港看守所、拘留所、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和南埔法庭审判综合楼等基础建设,健全完善镇、村级维稳网络,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平安泉港”建设。实施下乡接访制度,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妥善解决处置安征迁遗留问题、涉访、涉诉、环境纠纷等难点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及时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加强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201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海西绿色石化港口新城而努力奋斗!

 

    附件: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2012年预期目标表

 

 


附件: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2012年预期目标表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11年

2012年

计划目标

预计完成

目标数

增长  (%)

计划数

增长(%)

完成数

现价增长(%)

可比增长(%)

一、综合

 

 

 

 

 

 

 

 

   1、泉港生产总值

亿元

210

10

220

15

7

246

12

   2、农业总产值

亿元

15.4

持平

15.4

持平

持平

15.4

持平

   3、工业总产值

亿元

860

15.5

920

19.6

4.5

1045

13.5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亿元

850

15.5

910

19.9

5

1035

13.74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1.25

25

82.2

26.07

26.07

92

12

二、财政

 

 

 

 

 

 

 

 

   1、财政总收入

亿元

70

-5.9

74

持平

0.1

80

8.11

   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9.6

23

11.5

47.44

47.44

13.05

13.5

三、外资、外贸

 

 

 

 

 

 

 

 

   1、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

万美元

18745

15

18800

16

16

21620

15

   2、出口商品交货总值

亿元

35.9

10

36.87

10.3

10.3

40.56

10

四、人民生活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基数调整)      

亿元

41

10.8

42

17

17

47

12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325

12

18553

13.4

13.40

20780

12

   3、农民人均纯收入

10718

12

10795

12.8

12.8

12090

12

五、计生

 

 

 

 

   1、人口出生率

≤13.5

12.06

≤14

   2、政策符合率

≥91

92.83

≥9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