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公开】(农村危房改造)泉港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关于印发《泉港区2021年同心安居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1-03-26 11:06
 各镇人民政府,山腰街道办事处: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闽政〔2021〕2号)、《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0年度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闽财建指〔2020〕69号)、《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21年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泉委〔2021〕4号)、《泉州市2021年同心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泉建村〔2021〕9号)文件精神,区住建局会同区委统战部等部门制定《泉港区2021年同心安居工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港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中共泉港区委统战部

 

 

 

泉港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泉港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泉港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泉港区工商业联合会

2021年3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泉港区2021年同心安居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要求,为进一步保障农村低收入户住房安全,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进一步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精准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改造,精确对准农村低收入群体及其住房安全薄弱领域,着力加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安全、实用、卫生、经济、美观”的房屋,画好党委、政府和社会“最大同心圆”。

(二)目标任务对排查发现的42户农村收入较低群众实施改造,进行精准帮扶,其中南埔镇2户、界山镇2户、后龙镇5户、峰尾镇6户、山腰街道4户、前黄镇3户、涂岭镇20户,构建“政府政策+社会力量”的帮扶机制(具体帮扶对象详见附件)。

二、建设要求。

(一)控制建设面积危房拆除重建的建筑面积原则上1-2人户上限控制在60-75平米,3人及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米,严格执行省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每户宅基地面积和人均住宅建筑面积限额标准。

(二)满足基本要求。改造后的“同心房”应达到《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中的“A、B级”标准,我区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还应满足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应配备接入污水管网或三格化粪池的卫生厕所,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

(三)加强风貌引导。“同心房”建设应满足“屋顶、山墙、墙体、门窗、勒脚、色彩、材质”七要素要求,进行建筑立面装修,体现地域特色,推广檐田砌筑女儿墙,做好外墙刷缝嵌缝、勾勒窗框门套等简易线性工程,提升建筑风貌,禁止产生新的裸房。房屋建设要满足农户基本使用和未来扩建需求,为将来扩建预留接口,做好预留钢筋的外露防锈保护。建成后安装“同心安居工程”统一标识。

三、实施步骤

“同心房”建设按照属地负责原则,遵循以下步骤开展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一)设计方案。“同心房”应合理制定设计方案,并充分征求改造户意见。尚未开工的改造户,各镇(街道)要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者具备注册执业资格的设计人员为“同心房”设计包含平面、立面及各专业的全套图纸,或者选用省、市级和住建局编印的村镇住宅建设通用图集进行深化设计,设计图纸要作为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手续的审批要件。已经开工的改造户,各镇(街道)要协助提供农房立面整治图集,指导开展房屋外立面装修。

(二)开工建设。按时序进度推进“同心房”改造,确保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10月底前全部竣工。各镇(街道)应引导“同心房”改造对象聘请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并与建筑工匠签订建房合同,明确质量安全责任、质量保证期限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三)竣工验收。“同心房”改造完成后,应开展第三方住房安全性评定工作,在满足农村危房改造相关验收规定的同时,还应满足本方案建设要求规定,重点核对是否满足规划管控,是否按图施工,是否进行房屋立面装修,是否达到示范效果。不符合建筑风貌管控要求的,不予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同心安居工程”是市级统一战线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各镇(街道)务必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人,一环扣一环抓紧此项工作,确保完成任务。

(二)落实补助资金。对纳入市级统一战线2021年“同心安居工程”帮扶对象每户帮扶4万元,资金将汇至帮扶对象所在镇(街道)。

(三)加强巡查指导。各镇(街道)要加强对村民住宅建设申请、审批、建设、验收的过程监管,实行村民住宅建设“四到场”制度,即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批放到场、施工关键节点巡查到场、村民住宅竣工验收到场,在施工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巡查记录。建立村民住宅建设公示制度,村民住宅建设现场须悬挂施工公示牌,公示审批文件编号、建房村民姓名、宅基地面积和四至、建房层数、举报电话等信息,并张贴农村自建房(三层以下)质量安全常识“一张图”,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舆论引导。各镇(街道)要加大“同心房”改造工作信息收集报送力度,将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定期报送区住建局,要及时向住建、统战、宣传等部门提供“同心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改造工作成效以及好的经验做法,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附件:泉港区2021年统一战线“同心安居工程”项目进度报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