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自然函﹝2023﹞ 号
答复类型:B
关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E2023006号提案的答复函
民革泉港总支:
贵总支提出的《关于建立田长制、保护好耕地的提案》收悉。现将涉及我局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按照“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泉港”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鉴于我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实际,在项目建设用地选址时,先行核对耕地类别及等级,对占用高等别耕地的项目建议申请用地单位另行选址,对切实无法避开的线性工程等项目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采取挖掘本区域的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及异地代补的方式予以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我区获批所有项目均已完成耕地占补平衡。
二、积极推进补充耕地任务项目实施
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23年补充耕地任务的通知》(泉政办〔2023〕4号)文件精神,泉港区补充耕地任务为补充耕地面积320亩(其中补充水田面积162亩)、旱改水提质改造面积81亩。经梳理,我区拟以后龙镇东山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界山镇岭头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作为拟实施项目完成2023年补充耕地任务。其中其中后龙镇东山村项目总面积305亩,已完成宜耕后备资源论证、等前期工作,争取2023年8月份完成验收,预计可新增耕地173亩(水田),旱改水提质改造100亩;界山镇岭头村项目总面积400亩,已委托作业单位开展踏勘,方案设计等工作,争取2023年9月份验收,预计可新增耕地188亩(水田)。
三、确保完成年度耕地进出平衡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根据省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通知》(闽自然资发[2023]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拟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和年度耕地进出平衡的通知》上报区政府),进一步明确耕地进出平衡适用情形、工作要求、审批程序及监管要求。二是做好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整改。在自然资源部下发耕地流出问题图斑后,我局立即委托作业单位开展内外业核查工作,全面摸清耕地流出图斑具体情况,同时多次召开协调会,督促区农水局、各镇(街道)加快推进问题图斑整改工作,根据上级通报结果,我区已完成耕地进出平衡任务。
四、加强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
2022年以来,我局共受理并批准登记备案设施农用地项目6宗,共使用土地4.5692亩,其中占用耕地0.231亩。设施用途涵盖作物种植、生猪养殖、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仓储等领域。各宗设施农用地项目均按照标准流程受理并备案登记。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有关事项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1328号)等文件精神,我局按要求做好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工作。
五、开展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2022年以来,上级下达我区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任务52亩,我区及时将52亩任务带项目分解下达至山腰街道办事处,由山腰街道开展我区源昌北储备地块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落实年度任务。截止2022年年底,山腰街道已完成年度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任务。
六、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我区按照“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原则,充分应用最新的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全面把握并衔接好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成果验收和报备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和完善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划定面积52933亩。
七、严格落实耕地保有量
根据上级下达指标,泉港区的耕地保护目标为5.8035万亩,经核对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泉港区现有耕地面积6.1019万亩,已完成上级下达耕地保护目标。
今后,我局将继续发挥部门职能,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感谢您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敬请您今后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王尚溢
经办人员:吴宇盛
联系电话:87987891
泉州市泉港区自然资源局
2023年4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督查室,山腰街道办事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