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泉港 > 文化积淀 > 名胜古迹
郑氏宗祠
来源:《泉港名胜古迹》 阅读人数:1

    郑氏宗祠位于山腰镇荷池村中心地带,三进五开间的恢宏构架座落在四周低矮残破的旧民房之中,倍显气派壮观,其建筑规模在泉港诸姓宗祠中是少有的。宗祠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原为四进五开间,历经各朝代战乱兵燹,加之年久失修等原因,前、中厅被毁仅存地基,大厅厢房及部分土地被挪作他用,原有海外宗亲捐建的化金亭石塔等珍贵建筑物更是了无痕迹。为重修宗祠,郑氏九个自然村后人及海内外乡亲群策群力,自1990年,数次修建,直至2000年方全座落成,如正门楹联曰:“宗祠享殊荣三门并列监军第,后贤绍箕裘九村同昌进士家”。
  郑氏九村后人协力同建一座宗祠,此中因由,当追溯郑氏渊源:郑氏是周王室的后代,西周末年,郑桓公见幽王无道,迁家至荥阳,东周初建立郑国。战国时,郑为韩所并,后世为怀念故国,以国为姓。故而“荥阳郑氏遍天下,天下郑氏出荥阳”。唐玄宗年间,太府卿郑露、中郎将郑庄、常州别驾郑淑三兄弟由祖居地荥阳几经辗转迁往福建莆田南湖山,架草书堂传播中原文化,时人号为南湖三先生,今莆田广化寺南湖山尚保存“南湖书院”遗迹。明洪武初年,郑露后裔郑谷弦肩担货郎担从莆田文甲出发,串村走巷叫卖杂货,来到泉州府惠安县八都蔡林铺牛坑村(今已废乡),寄居吴总判家。吴见郑聪明能干、忠厚老实,将爱女许配之。成家后郑谷弦迁徙于蔡林铺荻林社何厝(即今荷池村),至今600多年历史。衍派三房,分居仙游、泉港等九个自然村,另尚有迁居厦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
  荷池郑氏历代人才辈出,明代崇祯年间郑耀星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兼内阁中书并加封监军,曾与郑成功一道抗清,其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得人民爱戴,今仍有民众为其塑神像祀香火。清光绪时郑应耀是武进士,任即补中军府、钦点营用守备。后者乃仙游新郑村人,但现今两人的“文魁”、“进士”牌匾同悬于宗祠大厅之上,另外大厅、中厅门额上所悬的匾额亦是仙游郑氏所赠,由此可见仙游郑氏乃系出荷池。自重修宗祠之事发起后,几村来往更为密切,往往是某一村两三百人结伴同往另一村,寻根认祖探亲访友,接待的这一村则将此视为盛事,筵席留宿备礼相赠,即使素未谋面也胜如一家亲。
  现宗祠依坡形地势而建,以台阶相衔,一厅更比一厅高,颇有层层叠进之势。祠宇坐西北朝东南,其格局基本按始建规模,由三厅三天井、四廊一拜亭组成,厅亭面阔均为五间,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建筑面积1061平方米。硬山式屋顶,前厅正脊饰双琉璃龙戏珠,两侧护脊各饰有琉璃龙雕,兼之翘脊飞檐,红瓦彩雕,在壮观之中透出精美别致。
  前厅采用古典式风格,三门并列,前有廊柱,侧有厢房。门前走廊三米多深,两座1米多高的辉绿岩石狮蹲立在正门两侧,口含石珠,转头相望,矫健威猛。厢房檐下各立一只尺把高的小石狮,却是稚气可掬。廊壁嵌着一幅幅赭石或墨绿辉石岩影雕,衬着廊柱门柱镌刻的镀金楹联,映着廊顶涂金绘彩的精美木雕,朱门石砖,既庄严又美观。三门顶均镌刻镀金门额,正门是“郑氏宗祠”,左门是“荥阳衍派”,右门是“南湖传芳”,值得一提的是楹联就有6对,历历道出荷池郑氏渊源及先祖历史文化。
  祠内宽敞明亮,石柱林立,厅顶雕梁画栋,五彩缤纷,拾阶而上就是拜亭,亭内石柱有20根,右侧壁立有“大士爷宫”,仅1米见方,宫虽小香火却极盛。中厅有廊壁与前相隔,为1993年重修时所建,红砖墙绿雕窗,虽不似前厅富丽堂皇,却也素雅大方。中开一门,门额所悬即为仙游郑氏所赠的“郑氏宗祠”牌匾。中厅与大厅连为一体,中有天井,四角各有厢房。厅内古香古色,大厅正中悬挂着“南湖三公”像,左右各悬“文魁”“进士”牌匾,厅梁悬着仙游郑氏所赠的“承先启后”牌匾,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当是在匾额之外。
  郑氏宗祠不仅在建筑艺术、本姓历史文化方面有一定价值,而且在惠安革命斗争史上亦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章。现宗祠已被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土地革命斗争时期,它曾是中共惠安县委特支驻地,与三朱革命基点始终保持紧密联系。当时县委书记唐言福在此住达半年之久,县委委员李昭秀化名李秀,在宗祠办学,以教书为掩护向学生传播马列主义,向村民宣传革命道理,组织抗捐抗税等斗争活动,宗祠成了群众开展革命活动的聚集地。此间,李昭秀与当地学生和群众结下深厚的革命感情,正如宗祠中廊柱镌刻的楹联所言:“宗祠护革命,抗捐为民,漫漫黑夜见曙色;庠序传马列,培桃育李,悠悠岁月忆良师。”
  历史文化的亮点,革命斗争的光辉,使郑氏宗祠在沉香古韵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文/郑美良  郑督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