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泉港 > 文化积淀 > 名胜古迹
灵慈宫(上)
阅读人数:1

    灵慈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主祀奉妈祖,始建于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原名“圣母庙”。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沙格人重金礼聘堪舆先生对村落风水重行改造,并修造龙舟。每年端午佳节,龙舟竞渡于沙堤海面,隆重请出妈祖及诸神神像绕村巡游一圈,使孽障尽除,使龙气汇聚。赛后,龙舟也保藏于灵慈宫中。沙格村的端午节龙舟赛即起于此时,绵延相续至今已五六百年。至明末清初,因王忠孝竭力襄助郑成功抗清复明,沙格村屡遭清兵洗劫,妈祖庙也遭受严重破坏。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圣母庙始得修缮,形成延续至今不变的规模格局,正式冠名“灵慈宫”。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8年),灵慈宫又经一次大修缮,基本保持嘉庆年间重修的结构规模。改革开放后,在沙格村旅居海外的众多乡贤鼎力相助下,集资30多万元,按原先规模结构再加修缮,使灵慈宫更加完善。宫前东侧原有一座坐东向西的关帝庙,毁于“文革”不复重建,1990年在东侧靠“河土乾”处另建有藏置龙舟的“龙舟宫”等配套建筑。

    灵慈宫坐北朝南,东西宽18米,南北深28米,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由前殿(山门),拜亭(过亭),两厢和大殿组成。前殿宽五间,进深二间,为单檐歇山式。拜亭则是重檐歇山式结构,中嵌木构八角藻井,由小如意、斗拱层叠承托,彩画装饰,图案精美;而且整个藻井所用1200余块木料构件,由卯榫穿楔而成,不用一根铁钉,其工艺之精巧也为四近寺庙所仅有,极具艺术价值。大殿宽五间,进深三间,亦为重檐歇山式结构。正中神龛里供奉妈祖坐像,妈祖娘娘仪态端庄娴静;两旁是被村人称为“二妈”的注生娘娘和“三妈”注花娘娘。一座寺庙供奉多位女神,凸现浓厚母性崇拜色彩,远近少见。左右两旁侧座上分别供红脸武安尊王和奉黑脸司马圣王。上方悬挂“海天元后”大匾额,系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文物。最具文物价值的,当数66根石、木大柱。其中雕琢蟠龙、人物、花鸟石柱10根,造型别致雅观。其中拜亭处两根辉绿岩雕龙柱上,二龙缠绕其上,龙首至柱端猛然朝下,张牙舞爪,裹风雨挟雷电,威赫赫似自海中腾空,又欲潜入大海;龙尾处波涛翻涌,有鲤鱼竞相跃向“禹门”(此处取“鲤跃禹门即为龙”的神话典故)。其中有只跃过“禹门”一半之鲤,所以龙身鲤尾,属半化之龙。龙柱上方还雕有四海龙王,分别足踏鱼虾龟蟹,在巡视海域。这龙首朝下的龙柱,当时全国仅有三对(台湾台北龙山寺、安溪孔庙和沙格灵慈宫),沙格灵慈宫的这一对又属上品。前殿还有一对花岗岩龙柱,柱下石础四周雕有八骏,立卧滚奔,姿态各异。另有花鸟石柱一对,牡丹花枝招展,锦鸡雌雄唱和。拜亭后有一对辉绿岩人物石柱,左刻八仙过海故事,右雕封神演义人物,形态栩栩如生。惠安石雕被誉为“中华一绝”,而灵慈宫中龙柱,又属惠安石柱之上乘佳品。一庙之中,拥有如此众多的雕艺非凡的石柱,实属罕见。灵慈宫殿宇建筑,还有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那就是殿顶屋脊上的剪碗雕塑。灵慈宫殿顶,从前到后有横有纵,共有十五道屋脊,三十只高翘的燕尾脊。这些殿脊和翘角,全都采用剪碗雕塑(把瓷碗剪成块状,拼装成各种图案)装饰,雕有八仙和龙虎狮象豹鳄等猛兽及各种景物的图案。构思独特,形象生动,景物逼真。曾有来自台湾的艺术家和有关专家,赞之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剪碗艺术”。

    灵慈宫,其独具文物价值,却又超乎文物价值,已成了弘扬妈祖文化,凝结海峡两岸同胞感情,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