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地处湄洲湾南岸、泉港区东北部,是《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确定的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2007年12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列入第二批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2008年4月,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2012年3月,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复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4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点园区;2019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予“第二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2013年以来,园区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20强;2023年入选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00强,位列福建上榜区中第3名;2024年获评全国“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第11位、位居福建省6个入选园区第1名,上榜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20强”。
园区规划面积25.98平方公里,包括南山片区、仙境片区、洋屿片区。园区拥有三大优势,具备承接大项目来园区投资的实力。一是交通运输便捷。福厦高速公路、铁路贯穿其中,进港铁路、化工铁路开通货运,漳泉肖铁路直达港区,实现港铁联运无缝对接。园区毗邻国家一类口岸肖厝港,肖厝港区是国家首批对台直航点,已建成千吨至10万吨级的散货、集装箱多功能、液体化工码头等19座。二是公用配套齐全。园区形成以《福建省湄洲湾(泉港、泉惠)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和《泉港区石化港口新城总体规划(修编)》为基础,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框架,以市政、消防、电力、管廊、防洪排涝等专项规划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规划体系,具备供水、排水、供热、供气、供电、大件运输、消防特勤、公用管廊、土地平整等“十通一平”的完善配套条件。三是石化产业集聚。园区主要依托龙头企业联合石化1400万吨/年炼油能力和110万吨/年乙烯产能,进行产业链深度延伸,并结合周边市场的需求,重点发展乙烯、丙烯、丁二烯、苯、对二甲苯、液化气、电子化学及高端原料药等产业链,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石化产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