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4903-3000-2023-00003
    • 发布机构:后龙镇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3-14
    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
    时间:2023-03-14 08:22
    为健全我镇政务公开舆情回应机制,加强重大舆情回应督办工作,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特制定本制度。

    一、准确把握政务舆情工作原则

    1.公开透明原则。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正确对待舆论监督,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导权。

    2.及时有效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尊重网络宣传和舆情发展规律,把握好时、度、效,做到第一时间监测、预警,第一时间上报、研判,第一时间核实、处置,第一时间发布、回应。

    3.分级负责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源头处置。

    4.协同处置原则。坚持做到统筹协调,宣传、网信、信访、综治等科室要加强沟通协作、联动,形成“信息共享、及时预警、合力处置、妥善应对”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健全政务舆情应对机制

    1.加强政务舆情监测收集。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网评员、信息员的作用,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的舆情监测收集。通过建立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舆情监控网络,形成对政务舆情全天候的监测收集体系。

    2.加强政务舆情上报研判。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舆情线索监测收集,一旦发现苗头性或已被网络、媒体炒作涉及我的舆情动态,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区委网信办;发生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等重大舆情,应第一时间报告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要加强对突发舆情的科学研判,从社会情绪、问题成因、解决方案、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置回应建议。

    3.加强政务舆情处置回应。政务舆情的妥善处置回应是做好政务舆情应对工作的关键,要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分级处置回应。

    应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对因特定行政行为引发的政务舆情,要客观全面调查事实真相,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正面引导社会舆论,消除公众疑虑;

    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政务舆情,要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要求,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和政府应对措施,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要按照提升治理能力的要求,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以舆情处置为契机,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补齐相关工作短板,从根本上杜绝再次出现类似舆情。

    三、认真落实政务舆情应对保障

    1.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公开政务信息,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和引导政务舆情发生的有效途径。要按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突出政务信息的公开和引导,掌握政务舆情网上回应的主动权、话语权。

    2.完善政务舆情网上回应平台。要建立以政府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为主要平台的舆情回应渠道,积极发挥国内主流网络媒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官方微博、政务微信等形式,合理开设专题、专栏或设置话题,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维护政府公信力。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