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山腰街道简介及特色
山腰街道地处泉港中心城区,是泉港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33.6平方公里,辖10个村、7个社区,居民除了汉族外,还有回族、畲族等少数民族,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近5万人。街道现有户籍人口7.1万人,常住人口12万多人。随着石化安全控制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今后几年内将有4万人左右的征迁群众移居山腰。山腰街道曾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南戏曲)之乡”、“中国绿色名街”、“国家生态街道”、首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福建省安全社区”称号。
山腰街道荷池社区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荷池社区于2003年8月成立的,面积1.25平方公里,位于泉港城区中心、泉港区党委政府所在地。现在常住人口7000多人(其荷池籍4000多人,72个区直单位、房地产迁入3000多人),外来人员50多人,14个居民小组和几个住宅小区组成。全社区中共正式党员126名,一名预备党员。一直以来,荷池社区党支部以民为先,创新社区管理机制,抓实便民服务举措,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区各项事业,给古老的荷池注入新的勃勃生机。
荷池社区从2008-2010年被泉港区人民政府评为文明社区,2008-2017年度授于山腰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明社区、党建先进单位、综治先进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办公地址:荷池社区瓦厝888号
负责人:郑碧清,联系方式:13859787888
山腰街道龙山社区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山腰街道龙山社区位于泉港城市中心区,是一个回族少数民族社区,辖前郭、刘厝头两个自然村,面积1.65平方公里,东至公园东路,西至南北五路,南至海南街,北至驿峰路,共有8个居民小组,总户数为1052户,总人口数为5571人,流动人口1163人,党员总数117人。辖区内有部队、机关、学校、银行、医院、大型超市等二十几个企事业单位。
社区自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文明社区“五个好”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优美、温馨、舒适、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社区自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文明社区“五个好”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优美、温馨、舒适、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
积极组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队伍,先后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老年人腰鼓队、大鼓队、舞龙队、广场舞、北管队、篮球队,组建了治安联防队、环卫队、义务消防队。
积极开展 “五好家庭”“平安家庭”“文明市民”“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开展经常性的“五爱”和“三德”教育,形成“做文明家庭、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区、树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用于社区环境绿化、社区服务大厅,建设了社区宣传栏、室外灯光篮球场、室外乒乓球活动场所、阅报栏等,设有警务室、文明市民学校、老年之家、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健身房、老人活动中心、社区公园等。另外,我社区还投入修缮了郭良故居,打造了一个集展示、体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民族文化园,并建设了龙山回族文体活动中心、龙山社区公厕、龙山社区休闲公园活动中心,我社区建设了郭良廉政文化园项目,郭良廉政文化园作为泉港区2018年度基层党建征地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可谓意义深远,它传承了郭公优良品行,弘扬了郭公廉政精神,是承载龙山社区乃至整个山腰街道廉政精神的大船,为推进廉政文化工作提供了一大助力,为弘扬廉政文化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社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试点社区”“五星级信息化社区”、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文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先进社区” 、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建设先进村居”“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办公地址:中兴街666-39号
负责人:郭一平,联系方式:15880901209
山腰街道新宅社区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社区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处于城乡结合部,总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共1091户3208人,流动人口1673人。由新宅、山前、土庄、西蔡四个自然村组成,比较分散。行政划分17个居民小组、七个责任片区。社区党支部下设二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5员。
辖区内有千年古寺离相寺,华林寺等名胜古迹,以及泉港区第一个生态林、正在筹建中的塔山公园;泉港区行政服务中心、海关、海事局、民政局等一批事业单位,以及明恒二厂、道胜鞋厂、建田漆业、华泉房地产、盛达房地产等一批企业。
目前,社区基本实现了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社会生活进一步和谐的目标。2013至2015年连续三年被街道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被评为“环境卫生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办公地址:新宅社区356号
负责人:唐双平,联系方式:13506019100
山腰街道聚福社区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泉港区山腰街道聚福小区是2010年城市建设改造项目工程,涉及五个乡镇十几个村的拆迁综合安置小区,是泉港区委、区政府启动的一项惠民、利民、改善民生的“民生工程” 。为了便于服务居民,统一管理,在区委、区政府和山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9月份成立聚福社区党支部。2014年6月份成立社区居委会。党员总数14人,非在册党员56人。居民小组4个。
辖区内有泉港区教育局、益海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幼儿园,拥有学生约1500多人,是泉港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所在地。聚福社区辖区东至学府路、西至公园东路、南至中兴街、北至驿峰中路,总面积0.408。辖区内聚福安置小区1、2、3期,富临华庭、东盛花苑、莲盛商住宅小区以及阿平公寓、富强铝业、文佳公寓、新民街等。
常住人口数6350人,现户口迁移人数:142户左右。社区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智慧服务”的工作理念,以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宗旨,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纪念刘凯,社区先后荣获“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福建省消防安全示范社区”“泉州市社区科普益民先进单位”“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办公地址:中兴街686号聚福三期26栋一楼
负责人:庄一斌,联系方式:13808529001
山腰街道锦祥社区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山腰街道锦祥社区成立于2002年12月,是泉港区成立的第一个社区。社区地处泉港城市心区,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社区居民多数由本地拆迁户、三明市水库移民及区直机关人员组成。辖区面积0.64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87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2000多人。社区工作人员15人。
社区综合服务大楼楼高5层、总建筑面积2227㎡,内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居家养老便民服务站、一站式服务代办点、综合培训基地、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科普活动室等。社区还配有全区最大社区广场和老年人室外门球场。
自成立以来,锦祥社区便注重结合社区发展实际,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社区建设经验,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服务理念,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社区居委会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事业,解决居民生活急需问题;在社区中心设立了警务室、居家养老服务站、再就业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健身室、图书阅览室,并设立了家政服务、修理、快餐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成立了一支几十人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服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社区不但成立了志愿者队伍,还组建了环卫队,努力营造一个“优美、温馨、舒适、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
为适应民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引导广大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成立了健身队、舞蹈队、腰鼓队、篮球队以及民间戏剧团、北管等文艺团体。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通过持久经常的活动,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用先进文化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提高了全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
在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建立了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和共建活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社区居民议事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中心户长》等规章制度。建立了由党员组成的社区服务志愿队伍,组织社区党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贡献活动,为社区居民大做好事实事,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明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创造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本条件。在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过程中,居委会还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区协商议事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制定了《锦祥社区居民公约》,定期开展评选“文明市民”、“五好家庭”、“平安家庭”、“文明楼院”活动,居民自治管理氛围浓厚,为我社区和谐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连续三届被评为“泉州市级文明社区”。
通过打造邻里互助、文体娱乐、老少关爱、社团交流四大平台,一个 “包容、参与、互助、共享”的和谐社区大家庭正在形成,锦祥社区连续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市级“优秀警务室”、市级“绿色社区”、市级“科普益民先进单位”、市“文明社区”、泉州市“十佳最美社区之一”、“2012年度福建省省级卫生社区”、“ 2013 年‘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同时,也是著名的“福建省非文化遗产(北管音乐)保护单位”。现在的锦祥社区可以说是“美中带新”、“新中衬美”,我们相信:随着泉港海西绿色石化港口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锦祥社区建设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更绿更美更和谐。
办公地址:锦祥安置区锦祥1号18栋
负责人:庄惠民,联系方式:13805973913
山腰街道锦塔社区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村名含义:史因此地有座塔山,而庄氏村民丁号“锦锈”,故取锦与塔,命名锦塔。
历史沿革:元末(1341年)颖川陈氏自河南入定居锦塔村陈庄自然村,明(1490年)山腰庄氏九世二房裔孙聚居锦塔村前埕、陈庄顶科等自然村,明、清属七都安埕铺。民国属锦风乡锦塔保,1947年锦凤乡乡公所设立在锦塔村前埕锦山宫(亦称旧宫)。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十区,山腰镇锦塔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山腰公社锦塔大队(辖前埕、陈庄顶科自然村)、1985年改设为山腰乡锦塔村,1992年属肖厝镇山腰办事处,1996年后改属肖厝经济开发区山腰镇锦塔村,2001年改属泉港区山腰街道锦塔村。于2014年11月年锦塔撤村改居为锦塔社区。
锦塔是山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称为山腰第一村,历来山腰乡、公社、镇、街道的行政机关均设在锦塔村前埕自然村,同时,村中有华侨医院、惠安二中(泉港二中)、山腰农贸市场、粮站、供销社、邮电局、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
50至80年代,锦塔可称惠北经济、文化中心,市场十分繁荣,有涂岭的农产品、峰尾的海产、辋川的小杂海、仙游枫亭的土特产等,都集市在山腰农贸市场。山腰影剧院又是惠北的唯一的影剧演出场所,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吸引上万观众,尤其是当地的北管、南音、戏剧团队十分活跃。
特别是2000年后,泉港新区大开发大建设,锦塔村又是城市建设起步区之一,从泉港山腰第一街—金山街、庄园市场落成,至泉港南北五路的贯通,都留下锦塔人的一份贡献。
社区位于泉港区城市中心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653人,辖三个自然村;陈庄顶科、前埕,共11个居民小组,有庄、陈两大姓,旅居海外侨亲600多人,外出人口1000多人。辖区内道路整洁,社会安定,村风文明,居民安居乐业,锦塔社区先后被评为泉州市文明村、泉州市交通安全示范村居、泉州市信用村、泉州市十大幸福社区、泉港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泉港区五个好先进党组织、泉港区计生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办公地址:锦塔社区666号
负责人:庄碧凤,联系方式:13665996514
山腰街道陈庄社区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陈庄社区位于泉港区中心城区,南北五路中段两侧,南北五路南段东侧。辖区总面积约0.96平方公里,于2014年12月完成村改居,社区共有5766人,下辖陈庄、前埕、海沙3个片区和19个居民小组,共有党员178人。辖区有山腰盐场美发中学、山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
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共创和谐”的服务理念,坚持以组织为保证、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沟通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以参与为导向、以满意为标准、以和谐为追求,努力朝着“陈庄好,居民会更好”的工作目标迈进。
——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健全。社区设有巾帼志愿舞蹈队、居家养老服务员、工青妇志愿者队伍等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团队以社区全体居民为对象,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不断完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设有服务大厅、居家养老办公室、日间休息室、娱乐活动室、助餐室、综合活动室、电视室、居家养老服务网点6家,可满足居民与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医疗保健方面,主要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免费为育龄妇女提供“两癌筛查”检查,免费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测血压、血糖、心电图等服务并建立老年人医疗服务档案。
——社区文体活动不断丰富。以社区党员、群众、青少年为载体、以社区居民满意为目标,积极开展多种社区文体活动,依托老年学校开设了时政、卫生保健、气门球、音乐舞蹈等学习班,开设了舞蹈、羽毛球等多个兴趣学习班,特别是巾帼舞蹈协会排练的舞蹈节目经常参加区级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公益活动,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区以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为宗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辖区部分道路进行硬化、水沟“明改暗”、改造公厕1座、投入350万元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口袋公园、50米海尾大沟景观楼及排洪沟建设。
办公地址:陈庄社区266号
负责人:庄安章,联系方式:13960490416
山腰街道锦山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锦山自然村落隶属锦山行政村,地处山腰旧街道西北部最繁荣地段,山腰街道贯穿南北,商贾云集,店铺连片,形似巨人着金甲。村民主要经商务工为主,山海并举,农耕辅助,具有悠久浅海养殖海蚵历史,特别是“顶乡”海蚵七叶比他乡多一叶传说,“蚵子煎”入口酥而闻名海内外。该村落形成元代明初年间,是山腰庄氏繁衍播迁,旅居海外侨胞台胞的发源祖籍地。
该自然村落目前保留古建筑22座,保存较为完整16座,均为座东南转西北朝向(其中保存二座元代古大厝),建设格局为二落五间张,三落五间张,主要用于祭祀喜庆,古厝通风采光依赖天井、房檐上的天窗和空气阁,使之常年清新明亮,传承“三门直”“五堂祭”“七星坠”闽南文化之特色。
古建筑基础蛋石或花岗岩垒筑,墙体夯土或红砖砌筑,屋内结构以巨木为柱,柱础雕琢各式图案,上梁为叠式托梁,橡子檀条屋架,双层瓦覆盖,上有瓦筒压顶,屋檐以圆形或三角形陶瓷封贴,这种建筑结构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而屹立不倒。梁柱墙板雕画油漆,大门廊两侧镶嵌精致石雕或砖雕,如飞鸟凤翔龙腾之形态,这些古建筑体现传统美学艺术和高超工艺造诣,值得现代建筑学习与借鉴。
锦山自然村落地理位置独特,人杰地灵。辖内山腰庄氏祠堂庄俊英部爷宅第,庄孙立举人府,庄柱臣贡生府。当代杰出人物旅新侨胞庄日昆任发展部高级部长,北管、掌中木偶、芗剧团交织生辉,每一寸土地都沉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
办公地址:锦山村细房197号
负责人:庄梅萍,联系方式:13805988716
山腰街道锦川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山腰古代称“锦绣”、“锦绣传芳”,锦川村属山腰的组成部分,因地处山腰大埭,一片平川,因此“锦川”取山腰的“锦”和一片平川的“川”而得名。
设立于民国36年(1947年)2月,称锦凤乡,建国后于1955年5月属山腰区山川乡,1958年10月,撤销区乡政府成立人民公社,称山腰公社锦川大队,1984年10月1日起改为山腰镇锦川村委会,2000年4月成立泉港区人民政府后称为山腰街道锦川村委会。
锦川村位于泉港区政府的西角面,东经118度41分至110度01分,北纬25度03分至25度15分,与前黄镇的前黄村、凤南村接壤,与福州、厦门分别相距100多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凉适度,而且交通十分便利。
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有321亩,全村人口5398人,1897户,辖13个自然村:灰窑脚、二田、三田、溪南、溪北、屈尺、官路、前土埭、后港、什川、顶埭、十四份、大派园共有19个村民小组,旅居海外侨有300多人,外来人口与锦川安置户居住人口10000多人。
辖区内道路整洁,社会安定,村风文明,村民安居乐业,锦川村先后被授于宽裕型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信用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曾多次被评为服务重点项目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锦川村距泉港汽车站1公里,距公交车站0.5公里,村乡道路经拓宽和硬化后中小型汽车可直达汽车站,公交站且驿峰公路横穿于锦川村地域,可谓是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域内有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协会、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休闲广场、笼式足球场、灯光篮球场。
办公地址:锦川村委会四田19号
负责人:庄丽云,联系方式:13505097997
山腰街道埭港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泉港区山腰街道埭港村位于山腰街道办事处东南,距区政府1公里。东傍陈庄村,南临菜堂村,西接锦联村,北毗陈庄前埕。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背靠塔山,地理优越,左傍东海,盐田万亩;前展大埭、良田千顷。全村2280户,人口10683人,基本姓庄。60岁以上老人1200多人,90岁以上老人20多人,近15年有100岁以上老人8人。党员280人。村辖12个村民小组,分为6个自然村:三落、后楼、四房角、长房、面前山、石桥。海外华侨分布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以及台湾、澳门、香港等地。埭港村人多地少,土地出产地瓜、水稻、大豆、花生等。发展多种经营,长房村多养殖海蛎、青蛏,面前山村多养殖青蛏、血蚶。青蛏、血蚶均为我地特产,远销外地。
埭港村在民国时期属惠安县山腰联保的锦石保。1942年,山腰盐场的后埭、后港盐务所合并,称埭港盐务所。解放初期,称为锦石村、锦岩村(后盐农分家,农业人口归属山腰镇管理,成立锦联村委会)。由于盐区历来盐农合一,政企合一,1953年互助组、初级社时期称为埭港场务所,1959年,山腰盐场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时,称为埭港工区,1966年“文革”时期改名为跃进工区,1977年复称埭港工区,1996成立埭港镇,政企分开,成为埭港大队,1999年并入山腰镇,改制为埭港村民委员会至今。
有史以来,埭港村是山腰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体育、戏剧的重地,山腰古今的重大历史事件,均与埭港村有关,人杰地灵,英贤辈出。1949年8月18日,在中共惠安县工委领导下,后楼庄晚芳、庄祖荣、庄绍林等策动山腰盐署警大队起义解放。山腰埭港村成为泉州市最早解放的乡村,并配合地下游击队于8月23日解放惠安县城;埭港小学师生600多人,北管乐队、南音乐队、民间剧团、秧歌队、军乐团10多家;辖区有省级传统村落石桥自然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庄氏古民居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望海楼”、区级文物保护“龙见宫”、 “革命老区据点村——后楼村”。
办公地址:埭港村长房888号
负责人:庄送平,联系方式:13665989995
山腰街道锦联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锦联村位于泉港中心城市西部,东邻锦塔村,西邻锦川村,南邻埭港村,北邻锦山村。本村以前称为锦联大队,1983年以后成立锦联村民委员会,全村公安人口为2431人,常住人口为1795人,分为7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落,分别是山腰街中段,有石桥、四房角、大路窟、官边、村两委班子成员共9人,7个综治平安中心户长。低保户38人,五保户3人,精准扶贫3人,其中三户精准扶贫对象林中凉、庄子中、庄海英,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教育扶贫脱贫,目前均已脱贫。
村部及主干道共安装19监控,本村于2006年、2012年、2013年先后被泉港区评为综治工作先进村;2011年被泉州市评为民主法治村,2008年被评为泉港区文明办文明村,2017年被市级综治委评为综治工作三率测评先进村。
办公地址:锦联村石桥36号
负责人:庄炳山,联系方式:13960373299
山腰街道菜堂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菜堂村,地处山腰街道,东临泉港化工厂、山腰盐场南海工区;西邻锦川驿峰路;南至普安开发区、山腰盐场菜堂工区;北毗邻后港溪。全村地域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5330人,分为5个自然,村民小组8个,小学1所,党员150人。精准扶贫户三户,分别是1.黄丽英,低保户,夫妻残疾。2.庄小平,低保户,夫妻残疾.3.庄美金,低保户,夫妻残疾。
菜堂村俗称山腰埭,地势低洼,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淡水资源丰富,居住分散,素有“养殖专业村”之称。菜堂人,勤劳俭朴忠厚,每年有外出劳务人员2000多人,为菜堂村创造了数以万计的财富。菜堂村地杰人灵,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企业家,这些著名的企业家,热心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捐资铺设乡村水泥路、修筑桥梁、安装路灯、安装自来水管,扶贫助学,捐献电脑、课桌椅、篮球架,改善菜堂小学办学条件,捐建菜堂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等。乡贤们造福桑梓、功德无量、可歌可泣。菜堂村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现有处级干部三人、科级干部10余人;工、农、商、学、兵行行有精英。初步统计教授二人;高级讲师、中学高级教师、高级技师、高级农艺师、国家注册建筑师、造价师等高级职称共20多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的有80多人。他们开拓创新,爱拼敢赢,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尽忠报国。
菜堂村从2011-2015年度被泉港区评为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14-2016年度被泉港区评为文明村;2009-2018年被山腰街道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党建先进工作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先进单位、农业防灾减灾先进单位、社会稳定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三农”工作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办公地址:菜堂小二房99号
负责人:钟一红,联系方式:13850777912
山腰街道海滨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海滨村,地处山腰街道西北侧的纯农小村,地址位置非常独特,驿峰公路贯穿南北、漳厦肖铁路贯穿东西,东边是泉港区火车货运站、西边是美丽的崇福山、北边是中央粮食储备仓库、南边是泉港普安制革集控区。全村面积6.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1278人(其中60岁以上有160多人),辖区2个自然村,分别是埕边、崇福,共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85户,现有党员55人,低保人数27人,五保2人,低保安居工程1户,二女安居工程1户,残疾人·数52人,重度残疾13人。海滨村小姓氏多,共有14个姓氏。目前两委班子成员9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承包工地、私营加工厂、租包山坡地种植,也有多数村民进入企业打工为主。
过去的“海滨村”交通十分落后,经济贫乏,百姓只能靠田园谋生存,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人”, 可是这里人杰地灵,为国家培养过不少栋梁之材,也有留美博士,也有得到美国总统奖学金,市、区两地干部也很多。近年来,海滨村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建水泥大路、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和改善了村民群众生活、生产、交通方便,得到村民的信任支持。海滨村人民有信心,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村级班子的直接带领下,真正实现“民富村美风气好”。
办公地址:海滨村驿峰路7号
负责人:何凤明,联系方式:13107808777
山腰街道普安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普安村位于泉港区城市中心区西南部,在普安高新技术园区周边,与惠安县辋川镇相接邻,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900亩(其中山地面积850亩,耕地面积1050亩),交通四通八达,有驿峰路、钟山路、湄南铁路、福厦客专、规划中凤凰大道贯穿而过。村主干道长5.5公里、宽5.5米,全部已硬化水泥路。辖区内有普安小学1所、民办幼儿园1所,居家养老院获得省级五星级幸福院、泉州市医养结合示范单位。石头房改造项目纳入泉州市石改项目13个示范点之一,现已完成宅基地建设。
全村总人口3993人,户数1358户,辖8个自然村,下设16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数115人,65周岁以上人口381人,低保人数22人,五保10人,残疾人数127人,重度残疾28人,精准扶贫对象4户,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第三产业、组建高甲剧团演出、外出务工建筑业为主,全村人均纯收入27000元,村财年收入达13万元。
近年来,普安村围绕“产业融合效果显著、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法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目标,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自治体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进一步扩宽农民增收渠道,乡风文明得到新的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办公地址:普安村顶角123号
负责人:姚桂明,联系方式:13859718228
山腰街道钟厝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中文名称 钟厝村 别 名 村
所属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钟厝村
电话区号 0595 邮政区码 362801
面 积 2.1平方公里 人 口 6345
方 言 闽南语、普通话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钟氏畲族村,钟厝村,原系惠北地区(原隶属于惠安北区肖厝山腰镇),肖厝于1996年成立经济开发区,2000年12月28日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挂牌成立,钟厝村划入泉港区山腰街道办事处管辖。
●族名:畲族
●族系:客家,(英文:She ethnic minority group)钟氏族内系:颖山、颖川,故家宅门匾:颖山芳传、颖川衍派畲族自称为“山哈”,“哈”畲语为客人。畲族、輋民是汉族对“山哈”的他称。
●地理位置: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泉州市东北部。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毗邻我省第二大盐场和经济交通主干道漳泉肖铁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镇与惠安县辋川镇交界处。南面是湄洲湾湾著名岛屿鲤鱼岛,北面是连绵群山风景怡人,民风朴实醇厚。
●自然环境: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8℃,冬季平均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相对湿度77%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南风为主,每年平均风速为7.15米/秒 。
●人口与民族:全村2225余户,登记人口6345余人(2016年),常住人口6300人其中,钟姓少数民族人口5200人。
●人文环境:现有幼儿园3所,小学1所(泉港鸢峰小学),中学1所(泉港民族中学),卫生所5所;在校学生500多人,教师60多人村施行普及9年义务教育及以上中、高等学校教育。
●经济:民生经济以工盐业生产业(为主)、石材加工业、纺织业、皮革业、海域滩涂养殖为副业的经济生产模式经济区位优势,相邻于经济交通主干道漳泉肖铁路、福厦高速公路(驿版高速公路),驿版324国道,交通条件十分便捷,既是闽东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东南海上航道的辐射中心港口优势,开发海岸线总长13公里,其中深水岸长10公里,可建万吨级泊位,侧重于盐业运输。
●钟厝村历史:
1、古代
钟厝、鸢峰两村钟姓,至今已定居460多年,钟厝祠堂中柱有一副表明他们是畲族后裔的对联:“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教授;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这两联源自畲族社会中广泛流传的盘瓠神话传说。大意是:上古时,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育于盘中,以瓠覆盖,后变成龙犬,高辛帝赐名龙期,号称盘瓠。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下诏求贤,提出能斩番王头者以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依旧。盘瓠与公主结婚后生三子一女,到高辛帝处求姓,帝见长子以盘装,便赐姓盘,见次子穿蓝装,便赐姓蓝,看三子时,正好天上巨雷滚过,便赐姓雷,其女儿成人后嫁给钟智深,其后裔便姓钟。因盘瓠斩番王有功,高辛帝还降旨免除其子孙千秋万代之差徭泉港钟氏畲族为周朝大臣微子之后,周武王封微子于宋地,楚汉相争时,先祖钟离为项羽之大将军,尊为亚父,食采钟离,因而得姓“钟离”,后嗣独留钟字为姓,祖居豫州颍川,故钟氏灯号为“颍川”。三十一世祖钟善、钟圣、钟贤兄弟三人因东晋末期草寇四出,渡江避难,居于赣州,故江南一带钟氏皆称发脉于江西赣州。三十二世祖钟会居闽地宁化,任宋廷军职,辗转作战,退隐后定居福建白虎村。传至北宋,因王安石施行新法,各方势力互相倾轧,其祖钟准举进士第,任漳州府教谕,为避祸难,见漳州海澄“冠山耸秀,居焉。世久族蕃”。钟准字道器,被泉港钟厝畲族推为始祖。四世祖钟伴儒迁往厦门钟宅,公元1423年,六世祖钟颜德从厦门迁至清溪盐坛(后改为善坛)。钟厝、鸢峰两村钟姓,便是善坛的分脉。《善坛四房家谱》记载,颜德第五世裔孙钟可仰,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再分支于惠安海头开基,钟厝原属惠安,系滨海之地,今人亦称其开基祖墓为“海干公祖墓”,与善坛族谱所载相符
2、近代
建国初期,政府曾派员到钟厝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拟进行民族登记。旧社会时境内“大族压小族”的陋习极为严重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民族,虽然解放了,但钟氏群众仍有顾忌,不敢承认自己是畲族,因此长期张冠李戴,冒充汉族。1985年,惠安县政府又组织了调查组,此时社会风气日趋开放文明,两村干部群众大力协助下乡的工作人员搜集了大量的史料,终于证实两村的钟姓群众确系畲族,县政府于同年9月24日发文,批准恢复他们的畲族成分。
钟厝自明朝嘉靖六年(1527)由安溪善坊三房可仰公移居惠安海墘开祖以来,历经400多年,传22代,其主要经济收入以农耕及海产收入为,从农耕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化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全村已有国营退休盐工620名,在职盐工484名,村民经济收入相对稳定,衣、食、住、行等都得到较大的改善,近几年来村民年均收入均保持在8100元以上。村于2004年、2005年被泉州市委和市政府评为第九届、第十届文明村。于2006年被评为“泉州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曾多次被区、街道党委和政府授予“经济工作先进单位”“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建设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我村先后被评为区“卫生管理”先进单位,“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年度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钟厝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加大对以区试点村为契机,营造人居环境建设的力度,组建巡逻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创建平安泉港、平安钟厝。在殡葬改革中,多方筹资,建成村级公益性骨灰堂。在创建美丽乡村村活动中,先后获市级“美丽乡村”,区级“先进卫生管理之村”。
办公地址:钟厝村畲新88号
负责人:钟良平,联系方式:13505909755
山腰街道叶厝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泉港区山腰街道叶厝村位于四洲与菱溪水库下游,与惠安东北辋川交界,是泉港区最南端。向东可望渠埕规整波光点点的山腰盐场,西南方向是烟波浩渺的辋川大海,叶厝村面向辋川镇小山村,后与钟厝村邻村,村庄前面农田畦畦泛青,就是当地村民所称的曾炉埭、门口田、石神埭。全村陆地面积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近550户,约2075人,11个村民小组。
全村耕地面积近520亩,滩涂面积近200亩,主要种植稻谷、花生、地瓜、大豆等农作物。滩涂主要养殖花蛤、蛏等经济作物,村主要经济来源是零星的租金以及上级补助拨款。
我村辖区内原有三户精准扶贫对象,通过扶贫生产和就业发展,教育扶贫脱贫,2018年三户皆已全部实现脱贫。
现支部两委班子成员有9人,党员73人,叶厝村在2015-2018年先后被评为区“卫生管理”先进单位,“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办公地址:叶厝东头179号
负责人:叶传章,联系方式:13506047305
山腰街道鸢峰村概况、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山腰街道鸢峰村位于泉港山腰沿海地带,是一个革命老区基地村,又是少数民族畲族村。全村总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总户数447户,常住人口1275人。分七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300亩左右。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58名,小学1所学生数342名,中学1所学生数146名,卫生所2所。
自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文明“五个好”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优美、温馨、舒适、和谐、文明”的文明村。
积级组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队伍,先后成立村志愿者队伍、老年人腰鼓队、健身队,组建了治安联防队、环卫队、义务消防队。
积极开展“五好家庭”“平安家庭”“文明村民”“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开展经常性的“五爱”和“三德教育”,形成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建文明村”“树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用于村环境绿化、治安防护、建设了村宣传栏、室外灯光篮球场、室外乒乓球活动场所、阅报栏等,设有警务室、文明村民学校、老年之家、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
鸢峰村先后被评为市级“计生”先进单位、区级“计生”先进单位、综治先进单位、及区级精神文明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办公地址:鸢峰颍兴1号
负责人:钟泽鸿,联系方式:13960338038
山腰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机构设置
一、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3、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5、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二、办公地址:泉港区山腰街道办事处附属楼一楼
三、负责人:黄咸吉
四、联系方式:0595-87988148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设区市网站
县市区网站
区直部门
镇(街道)
新闻媒体
主办: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泉港区直各单位联合泉港区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